智慧城市 3.0

在科技驱动城市的发展中。

 

智慧城市越来越受到媒体、科技公司和企业家以及地方政府和民间社会的关注。一方面,智慧城市有望使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变得更高效、更精通技术、更有线——而凭借这一切,它们有望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
自 2011 年以来,我一直在研究智能城市。当时,我对全球大小城市的早期智能计划进行了回顾,以了解究竟什么是智能城市。随着这个想法被世界各国政府所接受,我见证了一些城市如何体现智慧城市概念的转变。城市如何接受技术和发展似乎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从科技公司驱动到城市政府驱动,最后到公民驱动。一些城市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其他人在他们对智慧城市的实验中一直坚持下去。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它们。

 

智慧城市 1.0:技术驱动

当我第一次开始研究智慧城市时,IBM 和其他几家跨国科技公司都在称赞科技将城市转变为高效、高科技驱动的创新者天堂的潜力。一些早期采用者城市肯定也在购买他们出售的东西。全球城市都在激烈竞争以吸引理查德·佛罗里达的“创意阶层”,这已不是什么秘密。这种以技术为中心的智慧城市愿景无疑创造了一个吸引城市技术创新者的环境,而这些创新者又具有增加就业和经济的潜力。所以当然有些城市很早就加入了进来。
智慧城市 1.0 的特点是技术提供商鼓励将他们的解决方案应用于那些真正没有能力正确理解技术解决方案的含义或它们可能如何影响公民生活质量的城市。这就像一个人可能会排队等待最新的 Apple 小工具,甚至不知道他们可能会用它做什么。他们只需要拥有它。智慧城市 1.0 也是从葡萄牙的 PlanIT到韩国松岛的全球大多数定制智慧城市项目背后的基本理念。这些未来的城市愿景是由 Living PlanIT 和思科等私营部门技术公司推动的。在他的《智慧城市》一书中, Anthony Townsend 对智慧城市 1.0 提出了深思熟虑的批评,认为技术驱动的未来城市愿景错过了城市与市民互动的关键动态。我倾向于同意。

 

智慧城市 2.0:科技赋能,城市引领

这一阶段由城市主导,而不是技术提供商。在这一代,由具有远见的市长和城市管理者领导的市政当局带头帮助确定城市的未来以及部署智能技术和其他创新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城市管理者越来越关注技术解决方案,将其作为提高生活质量的推动力。或许智慧城市 2.0 的最佳例子之一是里约市长在去 IBM 寻求他们在创建传感器网络以减轻山坡贫民窟山体滑坡作用方面的专业知识时所做的事情。该项目受到了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当它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 21 世纪中央运营中心时连接到用于犯罪检测和预防的流媒体视频,以及许多其他集成智能服务中的集成紧急服务管理。
大多数领先的智慧城市,包括我的Fast Company 排名中的那些,可能都是智慧城市 2.0。例如,巴塞罗那拥有 20 多个智慧城市计划领域和 100 多个活跃的智慧城市项目,从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中的 Wi-Fi 到智能照明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推广。它不仅通过启动众多项目,而且通过其智慧城市博览会和城市协议倡议支持智慧城市行业和城市网络的发展,寻求提供全球领导地位。与许多主要城市一样,巴塞罗那已经发现了利用技术提高公民和游客生活质量的重要机会。

 

智慧城市 3.0:公民共创

在过去的一年里,一种新的模式已经开始出现。领先的智慧城市不再采用技术驱动的供应商方法(智慧城市 1.0)或城市驱动的技术支持模式(智慧城市 2.0),而是开始采用公民共同创造模式,以帮助推动下一代智慧城市的发展.
例如,维也纳是一个经常在年度智慧城市排名中名列前茅的领先城市。它在 2.0 模型中继续相当活跃,并且与巴塞罗那一样,也有 100 多个活跃的智慧城市项目。但其中一些项目有不同的感觉。例如,在与当地能源公司 Wien Energy 的合作中,维也纳将公民作为当地太阳能发电厂的投资者,作为对该市 2050 年可再生能源目标的贡献。它还高度重视公民参与解决经济适用房和性别平等问题. 温哥华通过让 30,000 名公民参与共同制定温哥华最绿色城市 2020 行动计划,领导了最雄心勃勃的合作战略制定计划之一。巴塞罗那最近完成了一个创新项目(称为 BCN 公开挑战赛),该市发布了六项挑战赛,并利用私人平台 Citymart 征求当地和全球公民和创新者的想法。
智慧城市 3.0 也不仅仅适用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如果不讨论另一位拉丁美洲先驱麦德林,就不可能讨论智慧城市 3.0。作为城市土地研究所年度创新城市奖的获得者,麦德林一直专注于自下而上的城市更新,让城市最脆弱社区的公民参与到缆车和电动楼梯项目以及新技术支持的学校等转型项目中和图书馆。麦德林最近扩大了对公民创新者的承诺,支持发展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区 (Ruta N),以吸引和留住创业人才。
正如麦德林所证明的那样,智慧城市 3.0 似乎更多地基于公平和社会包容问题。共享城市的出现就是一个例子,城市为本地共享活动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像 Airbnb 和 Uber 这样的大型、风险投资支持的平台公司不一定符合智慧城市 3.0 的愿景,但许多其他项目,如维修咖啡馆、用于维修房屋的工具借阅库和共享单车服务,都有可能不符合智慧城市 3.0 的愿景。不仅优化未充分利用的资源,而且提高所有居民的生活质量。阿姆斯特丹和首尔等城市似乎率先在促进公民之间的共享活动和培育共享初创企业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城市可以在不同的世代中迁入或运作吗?

我最近在布鲁塞尔的一次智慧城市活动中为不同的智慧城市世代展示了这个框架,我收到的第一个问题与城市如何进出不同世代有关。我的回答是,我相信一些城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所有阶段。堪萨斯城似乎是一个从智慧城市 1.0 直接向智慧城市 3.0 发展的城市。它是第一个赢得与 Google 合作在大都市区安装 Google Fiber 的权利的城市。我的感觉是,这确实是一个智能城市 1.0,从一开始就是技术驱动的计划——但这座城市已经推动了这一进程,以拥抱变化,不仅探索政府如何通过千兆基础设施改善数字服务交付(智能城市 2.0) ,
我也相信一些城市开始并可能停留在三代人之一。例如,新加坡似乎主要关注智能城市 2.0,很难想象城市管理部门会完全接受智能城市 3.0 中更加混乱、民主的公民共同创造方法。
辨别我对智慧城市未来的偏见可能并不难。我相信智慧城市 2.0 和智慧城市 3.0 的结合可能代表了未来的最佳机会。城市管理者需要继续以身作则,支持宽带数字基础设施、无线网络、电子政务和移动政务服务以及物联网传感器网络的发展。
但是,所有智能城市 2.0 的能力都应该越来越多地面向实现公民共同创造和城市创业。在一个像丰田和特斯拉这样的公司为了催生更开放的创新而自由放弃专利的世界里,城市需要继续接受居民的创新能力,他们能够在城市管理者之前发现需求,并且谁能合作解决问题并通过快速、具有成本效益的创新改善城市。城市必须从将公民视为服务的接受者甚至客户转变为共同创造提高生活质量的参与者。

关于作者

Boyd Cohen 博士是一名城市战略家,帮助领导社区、城市和公司走向智能、创新和低碳经济。博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